位置: 首页 > 数据 > 正文

【三大专项行动】宜春宜阳派出所:“四可工作法”推动社会治安“可控可防”

来源:江西公安   发表于: 2023-04-22 19:39:58  

自“三大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宜春市公安局宜阳分局宜阳派出所带着“怎么防、防什么”的课题,紧密围绕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的目标、定位和职责,树立主防理念,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基层基础,探索实行“四可工作法”,做实预防警务、做精主动警务,推动社会治安可控可防。

可控类警情


(资料图片)

提前处置

“最近几天电诈警情有所反弹,社区警务队要注意加强预警宣传,案件办理队要与分局案侦大队主动对接……”

“天气逐渐转暖,即将进入夏季,夏季历来是溺水事故多发季节,巡逻队员要把水域周边纳入重点区域开展巡逻,防范群众特别是学生溺水事故。”4月21日上午9点,派出所值班所领导在晨会上布置工作。

宜阳所转变警务理念,立足“派出所主防”定位,依托“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深化“两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做精综合指挥室、做专案件办理队、做实社区警务队,勤务围绕警情转,警力跟着警情走,着力推动警务工作向事前预防转型。落实派出所每日晨会制度、警情分析研判机制,对辖区警情每日调度、每周分析、每月研判,分析研判警情及治安规律,为尽早发现和高效处置警情抢占先机、赢取主动。

处警再快一秒,平安更多一分。践行“强化警察意识、淡化警种概念”警务理念,严格落实街面(路面)综合执法警务机制改革,街面特巡警、交警、派出所警力交叉赋能执法,认真落实“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做到接警快、出警快、处置快,街面警力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置,最大限度防止小纠纷酿成大事端,避免小事情演变成大问题。一季度,派出所有效处置警情707起,其中交叉执法48起、规范处置一类警情11起。

防范前置,提前“消化”潜在警情。针对夜间夜市、娱乐场所容易引发打架斗殴、纠纷的情况,派出所把辖区2处夜市27家夜宵场所、3家娱乐场所作为重点,加强了夜间巡逻,建立了场所治安预警群,强化治安管控。今年以来,夜市、娱乐场所案件类警情为零。扎实开展防溺水工作,组织警力在重点水域巡逻,辖区近两年未发生溺水事故。

可防性案件

织密防线

“最近,辖区盗窃车内财物案件比较多发,有的案发地点在小区停车场,主要是嫌疑人趁粗心车主没锁好车门作案,希望社区配合我们,组织网格员、物业保安、治安积极分子针对性加强巡逻,拉拉车门,提醒车主注意防范。”在三月份辖区所在的官园街道治安讲评会上,派出所长周威通报相关案件。

该所依托街道和社区二级治安点评机制,派出所长、社区民警分别参加街道、社区治安点评会,每月向党委政府通报辖区治安状况,推进“党委政府牵头、公安负责推动、部门协同联动、群众积极参与”的大巡防工作。

该所坚持“防住一起案件就是破获一起案件”理念,织密“三道防线”强化社会面治安防控。

织密巡逻防线。建立“三警联动”机制,特巡警、交警、派出所信息共享、分工协作,在辖区大街小巷开展常态化巡逻,重点加强多发案、易发案的时段和区域巡逻防控,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盘查率,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空间。

织密阵地防线。扎实开展社区警务工作,深入推进“零发案小区”“零诈骗小区”“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全方位落实对“人、车、物、地、事”基础数据的采集应用,落实“护校安园”机制,提升重点部位治安防控效能。

织密宣传防线。线下组织社区干部、民辅警、网格员通过采取召开警民恳谈会、上门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小区醒目位置张贴案情通报等方式,线上依托民警微信朋友圈、73个警民联系群等媒介,向群众发布治安预警信息,宣传防范知识,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防范能力。

今年一季度,辖区刑事、治安警情分别同比下降5.4%、37.5%,辖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环比下降25%。创建“零发案小区”4个、“零诈骗小区”8个、“平安校园”13个。

可化解矛盾

持续跟进

“喂,110吗,我儿子又来讨生活费了,现在在家里砸东西,还辱骂、推搡我们,苦不堪言啊,希望警察同志帮忙处理。”这已经是老俩口第3次报警了,也是派出所摸排的重复警情中的一个。眼见矛盾越来越深、情况愈演愈烈,社区民警找到问题根源,“和谐调解团队”先后5次上门做老人儿子思想工作,劝说其找了一份固定工作,成功化解了这起家庭纠纷。

该所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关口前移、源头预防、多元化解,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起底式”摸排,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排查”。在巩固去年专项行动成果的基础上,该所积极会同宜阳新区综治部门和街道片区等基层组织,组织社区民辅警、干部、网格员深入辖区,滚动式、不间断排查矛盾纠纷。深入开展矛盾纠纷重复警情专项治理,从重复警情中挖掘民情,分级分类,建立台账,全面、精准、动态掌握基层矛盾纠纷隐患苗头,及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多元化”调解,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压实党委政府属地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社会单位主体责任,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体系,整合综治干部、妇联、律师、热心党员、心理调解室等资源,在派出所和社区警务室组建“和谐调解团队”,用好派出所纠纷调解室、社区警务室、矛调中心等平台,推进矛盾化解,力争一般纠纷及时调处,签订调解协议书,做到案结事了。

“持续性”跟进,变“案结事了”为“事心双结”。对一时难以化解的重大疑难纠纷,组织力量重点调处、多次调解,力争限期解决。对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进行电话回访,及时了解调解协议履行情况及当事人满意度,对于还存在不稳定的苗头情况,积极引导当事人依法反映诉求、维护合法权益,防止矛盾纠纷反复、激化。

第一季度,该所共排查矛盾纠纷340起(重复警情7起),已调解矛盾纠纷339起,其中化解可能引发“民转刑”的纠纷1起,现持续跟进矛盾纠纷1起,调处率99.7%,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目标。

可排除隐患

主动对接

“某某中学:工作获悉,贵校某某参与了一起打架,存在较大隐患,现将此情况通报你们,请迅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予以处置。”该所在处置一起打架警情时,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向辖区某学校推送《风险提示函》。

今年以来,该所围绕“防风险、除隐患、保平安”工作目标,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充分运用检查、指导、整治等管理手段,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全力维护辖区治安和谐稳定。

关注关键部位。该所地处宜春市文化中心,辖区经常举办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文艺展演等。该所坚持首善首责,扎实开展安全保卫任务,全力保障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管住重要场所。深入开展安全治理工作,狠抓辖区内重点部位、重点企业、学校及周边消防、民爆危险品检查,及时堵塞隐患漏洞,切实跟上安全隐患整改。一季度,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校园周边治安安全整治13次,发现隐患4个,下发整改通知书4份,向学校发出风险提示函6份。

守住出行安全。严格落实“派出所、交警中队包辖区”责任制,以“三个一律”为抓手,开展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整治行动7次,查处酒驾6起、电动车违章行为200余起,为广大群众营造安全、有序的出行交通环境。

关键词:

上一条:

下一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