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垚 杨丹 朱旭凯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常州经开区市场监管局日前举办2023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与区检察院、区工商联共同举办“知识产权专题讲座进企业”活动,为企业讲解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实务要点和产品开发中的专利检索分析培训等实用内容。
聚焦新能源之都建设“双链赋能”行动,常州经开区正运用“质量综合服务链”和“知识产权综合服务链”,在知识产权证券化、知识产权托管等方面做出探索,助推新能源产业和重点企业以产带链、以链兴群。
(资料图片)
知产保护助企延长生命线
横林镇佳饰家装饰新材料有限公司正积极向新材料、新能源领域扩展,包括汽车内饰方面的业务。走访调研过程中,常州经开区市场监管局认真梳理了佳饰公司在转型中对知识产权、质量发展的需求,并详细讲解各级知识产权惠企政策、“四大员”发展要求及专利质押融资政策。
4月下旬,常州经开区举办了知识产权赋能新能源产业主题沙龙,与20多家企业代表围绕知识产权政策、企业知产风险防范、专利维权保护难点等问题进行探讨交流。
记者了解到,半个月前,常州经开区法院召开了新能源企业江苏华光电缆电器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的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现场通过了重整计划草案。这是全市新能源之都建设推进大会以来,首个进入司法重整程序的新能源企业。
作为国内唯一持有核电电缆和电气贯穿件两个系列产品生产资质的民营企业,华光公司与此次引入的新能源汽车用缆及光伏用缆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产业互补,将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储送用”生态全链条建设,通过关键项目强链补链,推动我市新能源产业在清洁能源新场景、新技术上发力。“整个过程中企业没有裁员一人,仍有序进行生产。”负责该案的民庭庭长唐凯介绍。
今年区法院围绕新能源企业的司法需求,将提供菜单式服务,定期进行法治体检,并在服务的过程中提请上级法院给予“智力支持”。
新业态带来维权新任务
常州经开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2021年成立,去年4月设立了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实现行政和司法双护航。截至今年3月底,审判案件127件,以商标和著作权案件为主,著作权案件占比40%以上。
“有的企业产品没问题,但是包装上所用的字体没有被授权,也会陷入知识产权侵权的被动局面。”唐凯介绍,这类情况逐渐向农村地区蔓延。在审判过程中,法院兼顾权利人的权利和对商业氛围的维护,酌情判定赔偿金额。
记者了解到,受电商经济红利及互联网技术影响,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淘宝网站等网络生态下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已成为权利人的维权主要对象。“某网红在媒体平台上发布衣着穿搭,很快多个电商小店配图售卖‘同款’,这不光侵犯肖像,还涉及衣着是否授权销售的情形。”唐凯说,新业态领域知识产权纠纷对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提出新挑战,电子证据审查、网络服务提供者责任、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等成为难点。
金点子成为发展金钥匙
在发挥“苏质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产品优势的同时,常州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协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江南农村商业银行等为具有质量荣誉、标准、认证等的企业上门提供融资授信支持,促进知识产权成果价值实现。
“知识产权可给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无形资产。”常州经开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工作人员朱旭凯说,2020年以来全区新增国内专利授权1.5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近1200件,通过知识产权质押向银行获取贷款超5亿元。
至去年末,常州经开区有效发明2566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1件,承担省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4项、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项目13项、市级战略推进项目58项,有效凸显了知识产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经开创造”。“推动企业更加关注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转型,让企业的金点子成为发展的金钥匙。”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周茹说。
关键词: